讓大學成為離夢想最近的地方
——周澤揚校長在重慶師范大學2016級新生開學典禮暨軍訓成果展示上的講話
(2016年9月2日)
親愛的新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2016級新生開學典禮的莊嚴時刻,首先我代表全體教職工和2萬多名在校學生,對你們加入重慶師范大學,成為這座美麗校園的新主人,表示衷心的祝賀和熱烈的歡迎!
同學們,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大學第一年對于學生而言何等的重要,用好用足第一年特別是第一學期,開好頭起好步,關乎同學們整個大學階段的質量!為了讓同學們盡早進入角色、贏得先機,學校從去年開始實施新生提前軍訓的計劃。今年,我們遇到了罕見的持續高溫極端天氣,面對似火的驕陽和滾滾的熱浪,你們的家長、我們的老師們都很擔心,剛剛經歷高考看似單薄的你們能否戰勝困難、戰勝自己?剛才,大家嚴整有序,精神飽滿,意氣風發,氣勢恢弘的軍訓成果展示,無可爭辯地證明了你們是當之無愧的強者!經過半個月異常艱苦的錘煉,你們已經為自己的大學生涯交上了第一份優秀的答卷,獲得了第一個學分!同時,你們也用自己的汗水和付出,創造了我校近年來軍訓史上經歷高溫酷暑極端天氣最長的紀錄,為你們的人生書寫了一段精彩的篇章,我們由衷地為你們感到自豪!我提議,大家用熱烈的掌聲,為你們自己大大地點贊,也向這些天艱苦訓練你們的教官和時刻陪伴左右的指導員、后勤服務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學們,這個夏天,我校一共發出6501份錄取通知書。我能感受,你們在接到錄取通知書那一刻的心情。我也知道,為了心中的大學夢,你們曾拼盡全力。我能理解,你們對于重慶師范大學的這份期待與憧憬。
你們所選擇的重慶師范大學,櫛風沐雨,已經歷一個甲子的春秋,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10年前創立的官立川東師范學堂。從這里,走出了中科院院士、中國數學會理事長、華羅庚數學獎獲得者馬志明校友,走出了重慶市90%的一級示范幼兒園現任園長、50%的重慶主城區小學特級教師、60%的小學骨干教師和一大批中學骨干教師。未來四年,你們將在弘德樓領會“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的意蘊;在知行樓理解“知行合一”的涵義;在圖書館和夢廳用知識構筑方正厚實的根基;在先師墻與智者鴻儒跨越時空對話;在桃李山參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馬鞭草、睡蓮、菊花的海洋里感受自然之美。大家能在最青春的年華與這座校園最美的時光相遇,無疑,你們是幸運的,重師也是幸福的。你們的青春氣息將很快融入三春湖畔的晨霧碧波之中,豐富著重師的校園情感和文化內涵!
同學們,歷經十年寒窗苦讀,大家才終于來到這里。此時此刻,你們或許仍沉浸在成功的喜悅和軍訓結束的興奮之中,或許還在為終于擺脫應試教育的文山題海而如釋重負,當然,更多的是對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那份忐忑與暢想。借此機會,我想提醒同學們深入思考兩個問題:為什么讀大學?怎樣讀大學?
1977年,我和現在的你們一樣,有幸取得大學錄取通知書,成為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大學生,當時的中國百廢待興,學好知識改變命運、學好本領建功立業,是我們當年對大學意義的主流認識。抱著這樣的初心,我們如饑似渴、努力拼搏,同學之間談理想、聊人生,在奮斗中度過了自己充實的大學生活。40年后的今天,國家前所未有的發展、多元化需求前所未有的旺盛、個人出彩的機會前所未有的涌現,各種挑戰與壓力前所未有的襲來,面對這一切,需要你們像我們當年一樣,去認真思考讀大學的意義。我能理解,這一路走來,應試教育的重壓之下,你們的認知可能并不清晰。而現在,正需要你自己去探索、去判斷,去回訪你的初心,去追問大學對于自己的真正意義,去找尋激勵自己的原初動力。我希望每一位學子能尊重內心的選擇,賦予自己的大學生涯以獨特的意義。
同學們,青春韶華,似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大學四年也就1400多個晝夜,面對短暫的大學生活,你將選擇怎樣度過?凡經歷過大學的人,當有一天回放自己的人生歲月時,大學生活一定是不可或缺的主題,因為大學時光是人生歲月中最寶貴最美好的一段。大學之于人生,宛如飛機滑行的一段跑道,珍惜大學時光、借力大學時段,留下美好回憶,是能夠上大學的你們的特權,是回饋大家十年寒窗的機會,也是父母和中小學老師接力付出為你們爭取的權利。所以,在這里,我將習近平總書記在我校圖書館告誡重師學子的一句話轉述給大家:珍惜機遇,好好學習。作為你們的師長代表,我給大家提三點希望。
希望你們不忘初心,遵從理想。人生最快樂的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你們的一位師姐,初等教育學院2010屆畢業生曹瑾,遵從自己的初心,選擇回到大山深處支教,因不愿耽誤學生畢業而將疾病拖到晚期,用生命書寫了教師職業的價值。你們的一位師兄,化學學院1990屆畢業生胡忠,辭去成都市區重點中學的教師職位,帶著對少數民族教育事業的赤誠,進入康定高原支教,已經堅持了15個春秋。我常常告誡學生,人生的價值,不以財富的多寡、地位的高低、成就的大小來簡單衡量。你們需要在大學里重新定義什么是成功、什么是榮譽、什么是價值,不斷追問生命的意義,不斷匡正自己的想法,去探尋足以傾其一生為之奮斗的理想。
希望你們不改初心,堅守自持。大學與高中的最大不同,在于賦予學生的自主性,她教會學生自主選擇,獨立承擔責任,掌握自己的命運,真正成為自己的主人。我在兩個月前的畢業典禮上,曾送給畢業生一句話,“我的未來我把握,我的人生我做主”。人生是自己的,別人的路你復制不了,你的路別人無法代替,你需要自己做主,聽他人的故事、做自己的判斷,聽他人的建議、拿自己的主意。成功的路上沒有人會叫你起床,也沒有人為你買單,你需要自省、自律、自助、自強、自立。大學給予你重新認識自我、認識他人、認識社會的機會,在這一過程中去發現自己的潛能,去挖掘自己的潛能,讓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發揮。而我們老師能做的,只是盡可能創造條件,與你們一起讓大學成為離你們的夢想最近的地方。方向一旦確定,就要克服重重壓力、抵御種種誘惑,去堅持。你們熟知的中學課文《散步》和《家園落日》的作者,我校文學院已故教授莫懷戚老師,二十余年間,用心發掘生活,揭示當代社會人們復雜的內心世界,被譽為社會心理的探索者。這就是固守的魅力,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希望你們不負初心,砥礪前行。大學生活不再是高中單調的三點一線,學習不再如高中只有唯一的答案,遇到的困惑會越來越多,面臨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希望你們保持定力,不管外界噪音多大,都不要忘了為什么出發;無論遇到什么挫折與困難,都不要放棄砥礪前行的勇氣。蘇軾在縱覽歷史、洞察世故后發出如此感慨:“古今立大事者,不維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今年的奧運會上,中國女排時隔12年后再次站上最高領獎臺,正是憑借頑強拼搏、永不放棄的精神。由此,我衷心希望同學們繼續保持不怕“苦心志、勞筋骨、曬體膚”的軍訓精神,迎難而上,拿出精氣神,灑四年辛勤之汗水,搏終身無悔之青春!
同學們,從今天起,努力奔跑,助力起飛吧,祝愿大家經過在重慶師大的洗禮,收獲一段充實而有意義的青春時光,不曾虛度,不負年華!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