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上午,教育部語合中心浙江師范大學非洲中文教育實踐與研究基地執行主任、浙江師范大學徐麗華教授應我校文學院“精是講堂”邀請作題為“非洲中文教育:回視與前瞻”的學術講座。講座由副院長凌孟華教授主持,文學院部分師生聆聽講座。

徐麗華從與非洲結下不解之緣引入本次講座內容,首先向大家介紹了孔子學院在非洲的遍布情況,提出孔子學院不僅是一個教育橋梁,更是構建中非共同體的重要力量,它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她圍繞中文教育在非洲的發展狀況、非洲中文教育發展特點、非洲中文教育影響因素、非洲教育發展趨勢四個方面,對非洲中文教育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徐麗華指出,非洲中文教育發展具有六個特點:一是孔子學院引領了非洲中文教育,即以孔子學院為平臺,采取一院多點的辦學策略;二是非洲中文教育區域國別發展不平衡,以肯尼亞為例講解國別的不平衡性;三是非洲中文教育學歷培養發展迅速;四是中文教學與職業教育融合發展;五是非洲中文教育平臺資源逐步多樣化,多方力量支持著中文教育的發展;六是非洲中文教育以需求為導向,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隨后,徐麗華從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兩個方面分析了非洲中文教育的影響因素。
徐麗華分析了非洲教育發展趨勢,并提出,非洲中文教育的未來發展需要置身于中非合作的大框架以及中非社會經濟文化語境下,要與所在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相適應,同教育資源、教育環境相協調,要有優質的師資隊伍、本土化的教材、適合學習者的教學方法。
徐麗華談到,非洲中文教育要主動適應外部發展環境面臨的新變化,更加聚焦主業、聚焦質量、聚焦本土、聚焦能力,不斷提升師資隊伍專業化、職業化、本土化水平,不斷增強中文教材的適應性、針對性,借鑒本土教學方法,緊跟科技發展步伐,更好地為非洲各國中文學習者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