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我校歷史與社會學院“歷史·考古名家講壇”系列講座在三春湖會議廳舉行,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中國秦漢史研究會顧問(原會長)、西北大學歷史學院特聘教授王子今先生應邀作題為“ ‘微行’‘馳射’:漢武帝青春期的任性生活”的學術講座。講座由我校歷史與社會學院副院長蔣剛主持。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原院長、二級教授孫家洲先生,我校原副校長、三峽文化與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二級教授李禹階先生出席講座。我院歷史系、考古系的百余名師生參加講座。

王子今教授以史籍中所記載的有關漢武帝在青年時期沉迷于“微行”“馳射”等相關史料為研究的切入點,廣泛利用歷史學、政治學、社會心理學等多學科理論和方法,并結合對相關重要歷史事件所進行的精彩而巧妙的綜合分析,為聽眾深入剖析了漢武帝青年時期所表現出的個體特質與其雄才大略氣魄的形成之間的關聯性,進而揭示了重要歷史人物的個人抉擇與歷史發展之間的關系。
講座中,王子今教授向聽眾充分展現出一位當代著名歷史學者的風采,即在史料解讀方面具有深厚的功底,多學科理論和方法的融會貫通,多角度、全方位思考的大局意識,以及破除陳見、勇于創新的科研精神。例如針對后世史家對漢武帝“微行”存在的諸多批評意見,王子今教授通過細致地研究指出,這項活動對于漢武帝接觸平民社會、體驗底層生活、豐富人生閱歷、錘煉自我精神等方面有積極意義;對于武帝所偏愛的“馳射”活動,他指出,這有著軍事訓練和軍事演習的含義,并對之后西漢抗擊匈奴戰爭的成功有重要意義。
在互動環節,王子今教授就學生們所提出的“《漢武故事》中記載武帝事跡的真實性”“英雄人物與歷史發展的關系”“青年學子在歷史學學習過程中如何將個人思考與時代條件結合”等問題做了詳細解答。
會后,蔣剛教授表示,王子今教授的學術報告角度新穎,用詞有趣又處處不失嚴謹,希望同學們在今后以王子今先生為楷模,在史料運用方面磨煉自己,同時在學習過程中發掘做學問的樂趣與真諦。李禹階教授表示,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重治學的方法論,提高思辨能力;在對歷史人物的研究中,避免走向對歷史人物評價的臉譜化、教條化,要重視歷史人物的心路歷程,體會歷史人物身上所散發的人性溫度,將歷史研究下放到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