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31日,第五屆外語界面研究學術研討會暨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界面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21年會在我校召開。我校黨委常委、紀委書記肖應紅出席了本次研討會。全國各地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關注和參與此次大會,在線直播觀眾累計達5萬余人次,盛況空前。

此次會議由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界面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和四川外國語大學主辦,重慶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承辦,《中國翻譯》《當代外國文學》《外語教學》《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英語研究》和《外國語文》編輯部共同協(xié)辦。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廣州外語外貿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北京交通大學、重慶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廣西大學、江西師范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和重慶師范大學等科研機構和高校的專家學者圍繞“新時代外語界面研究新發(fā)展:理論、方法與實踐”這一主題,深入研討外語界面研究的前沿理論與方法,關注外語界面研究的現狀與未來,關注新文科建設背景下外語學科面臨的新挑戰(zhàn)和新機遇,并對數字人文、視覺藝術、國別區(qū)域研究以及對外話語體系與國際傳播等外語界面研究熱點問題進行專題研討。
10月30日上午,大會舉行開幕儀式。開幕式由我校外國語學院院長吳顯友教授主持。我校黨委常委、紀委書記肖應紅教授致開幕辭。肖書記談到,我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堅持充分發(fā)揮學科特色與發(fā)展優(yōu)勢,助推學科領域的發(fā)展,形成了完備的教師教育體系,培養(yǎng)了大批信仰堅定、業(yè)務精湛的專業(yè)人才。他希望此次研討會能推動外語學科和其他學科的交流和對話,推動中國特色話語以及中國現當代文學的跨文化傳播,為深化和繁榮外語學科交叉研究和學科融合提供示范引領和堅強支撐。
隨后,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會長、廣西大學羅選民教授在致辭中高度贊揚了界面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多年來在推動中國英漢語言教學研究和界面研究的學術繁榮方面做出的卓越成績和巨大貢獻,并預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界面研究專業(yè)委員會會長、四川外國語大學校長董洪川教授結合國家發(fā)展新形勢和外語學科發(fā)展的新挑戰(zhàn)和新要求,提出新的不同歷史語境賦予界面研究的重大學術價值和學術意義,新文科背景下外語專業(yè)發(fā)展應更注重學科交叉融合和語言學科的應用性發(fā)展。
此次研討會分為大會主題報告和分組討論兩個環(huán)節(jié)。在大會主題報告環(huán)節(jié),廣西大學羅選民教授、復旦大學高永偉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徐德林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陶家俊教授、同濟大學吳赟教授、西安外國語大學王和平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王建華教授、江西師范大學唐偉勝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韓子滿教授,以及廣西民族大學張旭教授、信息工程大學洛陽外國語學院陳勇教授、湘潭大學胡強教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劉麗芬教授、華中師范大學蘇艷、王文惠教授、四川外國語大學李洪儒、馮亞琳教授、重慶大學曹洪文教授、重慶師范大學石勇、龍明慧副教授等共計20位專家分別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就外語界面研究的新理論、新方法與實踐做了精彩的報告交流。
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中,線上線下的學者分別參與文化與文學界面研究、翻譯界面研究和語言學界面研究三個小組發(fā)言和討論,共同探討新時代外語界面研究的新發(fā)展和新趨勢,現場學術氛圍十分濃烈。
大會閉幕式由學會秘書長、四川外國語大學胡安江教授主持。三組分論壇的匯報人分別從主題、內容、方式與結果等角度對各小組的討論成果進行了匯報與分享。重慶師范大學科研處處長付文升教授致閉幕辭,對大會的圓滿召開和空前盛況表達了熱烈的祝賀。下一屆承辦單位河北民族師范學院語言服務研究所所長蒙永業(yè)博士做了表態(tài)發(fā)言。
至此,第五屆外語界面學術研討會暨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界面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21年會圓滿落下帷幕,與會專家圍繞理論建構與方法論、學科融合與交叉、新文科建設、數字人文、對外話語體系與國際傳播等外語界面研究焦點和前沿話題展開熱烈研討,推動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內部和外部、學科間和學科交叉的交流、融合和對話,創(chuàng)新了界面研究的理論與方法,進一步推進了我國外語界面研究的新發(f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