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生物學在2021年的博士點申報中成功獲批,成為我校繼考古學后新增的一批博士點之一。這是生物學學科建設多年來努力所取得的成果。為此,本報專訪了我校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導師代表陳斌教授,為我們打開生物學博士點建設的神秘大門。
記者:陳教授,我校生命科學學院在博士生培養方面具有怎樣的優勢?
陳斌教授:厚重的辦學積累,穩定而富有特色的學科方向,一流的師資隊伍,豐富的教學科研平臺,高質量培養碩士研究生和聯合培養博士生的經驗,使我院完全具備了獨立培養博士生的能力。
第一,我校生物學學科是川渝地區最早設立的三個生物學學科之一,是重慶市“雙一流”重點學科、與英國知山大學授權聯合培養博士的學科,是我校博士點授權單位的重要支撐學科,2000年獲得動物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010年獲得生物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位列“2020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全國前40%,2021年獲得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學科秉承“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理念,經過近70年的發展,堅持人才培養、經典生物學發展和西部大開發相統一,在人才培養、學科隊伍、科學研究和平臺建設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成果與經驗,是川渝地區生物學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主力軍。
第二,我院生物學學科師資隊伍水平高,層次結構合理。本學科現有專任教師60人,其中俄羅斯自然科學外籍院士、“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重慶市“兩江學者”、中科院百人計劃人選等省部級以上人才5人,博士生導師8人,有海外經歷的教師35人。近五年,擔任國際學術期刊主編/副主編等11人,國家級學會常務理事/理事8人,省部級學會理事長/副理事長等18人;承擔美國 NIH項目等國際科研項目2項,主辦國際國內學術會議5次,做會議報告121人次;15人到哈佛大學等國外著名學術機構進行合作研究,邀請了20多名國內外知名院士等專家到校講學;與美國耶魯大學等30余所國內外高校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
第三,我院教學和科研平臺豐富,人才培養成績顯著。建有活性物質生物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級科研教學平臺16個,動物科學等重慶市級創新及教學團隊6個。依托這些豐富的教學和科研平臺為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創下了可喜的成績。
此外,重慶在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三大國家戰略中發揮支撐作用、帶動作用、示范作用,急需大量生物學博士人才。然而,重慶現有的博士人才培養無法滿足日益旺盛的社會需求,更難以發揮西部唯一直轄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基于特色優勢和人才需求,我們的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具有光明的發展前景。
記者:結合目前的師資力量和實力,我們的博士生培養目標主要定位在哪些研究方向?
陳斌教授:我院生物學學科緊密圍繞國家生態環境保護和產業發展的戰略需要,主要基于西南地區生物多樣性優勢,致力于經典生物學發展,形成了6個穩定且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動物生物學、微生物學、植物生物學、水生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環境生物學。學科還聚焦長江上游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和農林產業發展、教育和基礎研究國家戰略需要,以生物多樣性研究、保護和利用為重點,與川渝現有博士點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具有鮮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