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下午,為深入貫徹落實重慶師范大學2025年十項民生實事清單,學校在博雅樓504舉辦“人工智能時代大數據賦能學術研究”專題講座。本次講座由學校科研處主辦、數學科學學院協辦,特邀重慶大學大數據與軟件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雷晏擔任主講專家。科研處處長楊志春主持講座。

雷晏圍繞“大模型介紹、大模型功能、文獻檢索、文獻閱讀、研究選題、文章潤色、文章選刊、進階知識”八個方面展開系統講解。他從ChatGPT與DeepSeek入手,梳理其發展歷程、思維鏈與推理機制,比較兩者的技術特點與應用優勢;明晰了大模型在科研中的角色定位,厘清了使用邊界與功能分工,如“宏觀意見者、局部觀察者、命令執行者、創意協作者”等;詳細講解了AI檢索路徑并現場演示提示詞構建策略,推薦“小綠鯨”等基礎工具,幫助提升文獻獲取與閱讀效率;分享了選題流程與創新評估方法,講解如何從大方向切入、探索小問題并生成創新idea,提升選題科學性與前瞻性,助力科研思路生成與方向確立;介紹了語言潤色與數據可視化工具,增強成果呈現與表達效果,并提出選刊建議與投稿策略;探討了AI前沿應用與人機協作趨勢,引發師生對科研范式變革的深入思考。

楊志春表示,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正在重塑科研生態,學校將持續搭建科研數字化能力提升平臺,助力廣大教師更好適應科技發展新趨勢。
各學院師生代表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