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高校人才培養和畢業生就業工作也進入新的轉型發展階段。為適應新常態帶來的新變化,重慶師范大學結合在校生“學業困惑”、畢業生“擇業迷茫”,以及師范院校女生多、到基層就業人數多、就業競爭壓力大等特點,緊緊抓住加強職業發展教育這一主線,堅持重心前置、多措并舉、重拳出擊,探索構建了大學生“五一五化”職業發展教育新模式,并在實施過程中取得了突出成效。
樹立一種理念 確保職業發展教育的常態化
重慶師范大學創辦于1954年,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06年創立的官立川東師范學堂。學校突出教師教育特色,構建形成了師范教育和非師范教育“兩輪驅動”,普通教育、職業教育和漢語國際教育“三駕馬車”,文化傳承與創新、決策咨詢與公共服務、科技攻關與應用轉化“三大板塊”協同發展的特色辦學格局。學校堅持把職業發展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體系,提出了“全員參與、全面服務、全情投入”的職業發展教育理念,重新架構了以社會需求和學生發展為導向的學校工作布局,研究出臺了《重慶師范大學關于進一步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意見》,將職業發展教育和就業指導工作分解為37個專項,落實到20個職能部門和直屬業務單位。明確了各職能部門、二級學院在學生職業發展和就業工作中的責任,把此項工作的成效納入到對學院和專業教師的年度績效考核,同時專門設立“就業指導服務獎”,用于調動和鼓勵全校各類教職員工參與對學生的職業發展指導與教育,從制度和機制上保證了工作可持續和常態化開展。
實施一項計劃 確保職業發展教育的系統化
重慶師范大學實施了內涵發展、提檔升級“1+5”計劃,分別從教學改革、人才培養等方面對開展職業發展教育的具體任務進行了細化。通過實施“雙百計劃”,選派100名教師交流到相關行業企事業單位任職,選聘100名行業專家到學校講授專業主干課程,實現了教學與核心職業能力培養的對接。通過加強全程性、養成性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確保70%以上的師范生、50%以上的非師范生能集中實習,人文社科類專業實踐教學不少于總學分的15%、理工類專業不少于25%,師范類專業教育實踐不少于1學期,同時將職業技能培訓等項目納入第二課堂學分認證,增強了學生的職場體驗。通過實施“立德樹人領雁計劃”,開展暑期“三下鄉”、“帶薪實習”等活動,夯實了“基于課程,面向全體,菜單導引,分段培養”的實踐育人體系。通過啟動人才培養提檔升級改革項目試點,涉及學生職業發展教育方向共21個項目成功立項。職業發展教育與人才培養體系的有效融合,保證了職業發展教育的系統化開展。
完善一門課程 確保職業發展教育的普及化
重慶師范大學將“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列為通識必修課,納入學分管理。該課程共38學時,1.5學分,針對大一學生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Ⅰ”;針對大三學生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Ⅱ”。2013年“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Ⅰ”開始施行小班教學,最大班額不超過60人的班級占比近80%;調查顯示,課程滿意度達90%以上。課程教師主編市級就業教材1部,成功申報國家教育部門的特色教材項目,現已完成前期編寫,即將投入使用。
為了強化課程效果,學校舉辦了一批特色實踐活動。連續13年舉辦“大學生先進事跡報告會”,從學習標兵、創新創業、自立自強等多個層面實施以“典型示范、朋輩互喻”為主要特征的宣講活動。每年舉辦全校性“師范生教學技能創新大賽”和“非師范專業技能大賽”。成立了117個各類學生社團,實現了“每期有品牌性活動,每月有重點性活動,每周有普及性活動”的目標。每年舉辦創新創業大賽、模擬公司大賽、營銷大賽等,營造創新創業氛圍。通過舉辦這些特色活動,促進了一二課堂的融合,實現了職業發展教育的全覆蓋。近3年來,學生參加各類專業技能大賽獲得國家獎項74項、市級獎項701項。連續四年獲市級創業大賽一、二等獎。2014年學校推薦的創業團隊獲得首屆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重慶賽區冠軍,全國第四名,是全國12個參賽作品中僅有的獲獎本科生作品。2014年學校和學生獲得“西部計劃全國優秀項目辦”、“挑戰杯”全國銅獎、“全國‘三下鄉’先進集體”、“校園之春”等各類獎項和榮譽240余項。
建好一個平臺 確保職業發展教育的個性化
學校首期投資近40萬元,在重慶高校中率先建成了“生涯輔導與職業發展教育”公共教學實驗平臺,并依托平臺開展了學生的個性化職業咨詢指導。目前平臺一期建成面積約240平方米,包括生涯輔導與職業發展咨詢室等各類場地5間。平臺建有主題網站1個,配置了國內領先的“吉訊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系統”和“大學生創業實訓系統”,實現了個體咨詢與團體輔導的在線預約。該平臺與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密切合作,及時開展個案轉介,成為職業發展教育的“兩翼”。按照校級平臺的設計理念,在3個學院配套建立了生涯咨詢與就業指導二級服務站,并與原有的學院二級心理咨詢室攜手,面向全校開展生涯咨詢與就業指導服務。2014年,完成個體咨詢600余人次,開展團體輔導5場,對17753人開展了職業發展測評。
打造一支隊伍 確保職業發展教育的專業化
重慶師范大學設立了“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教研室,目前教研室共有專兼職教師74名,其中高級職稱6人,中級職稱41人,全都獲得碩士及以上學位;他們中獲得GCDF全球職業規劃師認證12人,獲得全球生涯教練認證6人,獲得高級職業指導師等認證7人,獲得國家和市級心理咨詢師認證28人。教研室組建了一支校級職業發展與就業咨詢師團隊,共有咨詢師21人。近年學校共舉辦TTT、UCT、UCC和教練型教師5次校內基礎培訓,并選送教師107人次參加各類職業發展教育專項培訓和交流。通過各種專業培訓,提升了教師的專業化、專家化水平,為保證教育質量和個性化特色服務項目的開展提供了堅強保障。近年來,學校教師主持完成(在研)職業發展教育相關課題共計22項,其中國家教育部門社科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9項,校級項目12項;在各類期刊發表論文近50篇。
通過實施“五一五化”職業發展教育新模式,學校整合了校內外資源,有效地幫助學生厘清了職業發展目標,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提升了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近年來該校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市屬同類高校前列,畢業生體現出的良好職業素養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2014年第三方調查顯示,學校畢業生的就業現狀滿意度比全國非“211”本科院校高4個百分點,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滿意度為98%。2014年,學校被評為“重慶市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示范中心”,評審專家組對該校職業發展教育模式給予了肯定。同時,重慶多所市內高校及南開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市外高校紛紛到校參觀考察,對學校加強職業發展教育、提升畢業生競爭力的工作模式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教育報》2015年05月21日第12版)
 |
開展大學就業工作專題調研 |
 |
舉辦畢業生專場招聘會 |
 |
建立招生就業一站式服務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