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黃璽菘)“張書記,這回你幫了我們家一個天大的忙啊!"巫溪縣紅池壩鎮茶園村70歲的村民陳安田,手捧錦旗,步履蹣跚地來到村委會,激動之情溢于言表。作為該村精神病患者家屬,40年來一直承受著沉重的精神壓力與經濟負擔。今年9月14日,陳安田的兒子在張書記的幫助下,被重慶新禾精神病醫院全免醫療救助。

村民陳安田為茶園村第一書記張敬送錦旗。
在海拔1200米的高山之巔,重慶師范大學選派到巫溪縣紅池壩鎮茶園村第一書記張敬,團結村支兩委,心系農村群眾,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不怕苦、不怕累,一干就是一年半。
張敬從小生活在重慶市巫山縣的一個教師家庭,外公、外婆、舅舅都是教師,先輩李季達是中共早期革命活動家。從小接受良好家庭教育讓他深刻認識到,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是緊密相連的,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就是光明正道,中國要變強大,農業農村必須強起來,所以他決定回到農村、奔赴到鄉村振興第一線。

張敬通過入戶走訪,詳細了解村情民意。
茶園村位于巫溪縣西部紅池壩鎮,地勢偏遠,發展基礎薄弱,沒有超市、沒有餐館、沒有旅館.…. 2023年6月,張敬來到茶園村,此時正值酷暑,他俯下身子,走進田間地頭、走進農戶家里,了解村情民意。當他發現男性老人的頭發普遍偏長,就隨口問了一句:頭發這么長,為啥不去理個發?老人說,理發要花75塊錢,打摩的下山到小河社區來回40元,午飯15元,理發20元,實在舍不得。于是張敬請來國家級何先技能大師工作室團隊,到村上為農民群眾義剪。同時,他堅持每月2號為村上老人免費理發,風雨無阻。

張敬查看小學食堂施工情況。
寒來暑往,12月的茶園村大雪紛飛,成年人穿著羽絨服、帶著手套站在室外,五分鐘都受不了。但茶園村紅池壩鎮中心小學幼兒班和小學六個年級的134名孩子們,只能在冰天雪地里排隊打飯,然后端回教室去吃。張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決定一定要為孩子們做點啥。通過一個多月的奔走努力跑手續,個人捐款和募集善款,短短15天的緊張施工,一座嶄新的鋼架結構食堂拔地而起,徹底結束了孩子們受凍排隊回教室吃飯的歷史。

張敬一行實地查看茶產業發展情況。
茶園村第一書記張敬分享駐村感受,強調“三個舍得”:舍得砸錢、舍得吃苦、舍得辦事。在近兩年的駐村工作中他助力茶園村改善村容村貌,增強干群和諧,并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