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至16日,重慶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重慶市考古學及博物館學首席專家武仙竹教授在巫山考古調查途中,帶著5名隊員主動向社區報到,當起志愿者,為抗擊疫情盡了一份綿薄之力。

▲考古調查隊隊員和社區工作人員聯合開展抗疫志愿服務。受訪者供圖
武仙竹介紹,他所帶領的巫山舊石器時代考古調查隊隊員由考古學博士生傅裕、周浩、陳育芝,碩士生李治家,巫山博物館工作人員李森組成,他和隊員都是共產黨員。11月7日起,調查隊對巫山多個鄉鎮的舊石器遺址進行了調查,15日抵達廟宇鎮。
“廟宇鎮地處湖北和重慶交界處,那天正好遇上廟宇鎮趕場,人流量較大,當地高度重視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工作。”武仙竹說,當日,他還接到上級黨委關于黨員、干部下沉社區防控一線,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工作要求。于是,他和隊員一拍即合,向居住地禹王宮社區報道。
隨后,社區工作人員和調查隊共同組成防疫工作隊,深入商家店鋪、集貿市場,一同開展“敲門”行動,提醒居民做好自我防護、流動人員掃碼查驗、提高疫情警惕。“青年黨員應該時刻響應黨的號召,我認為這次志愿服務工作對他們鍛煉很大,對他們成長有很大好處。”武仙竹說。

▲考古調查隊隊員和社區工作人員聯合開展抗疫志愿服務。受訪者供圖
“這是我第一次做抗疫志愿者。”隊員傅裕說,作為一名黨員,在嚴峻的疫情形勢下,她感到沉甸甸的責任,做志愿者,是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讓隊員李治家印象頗深的是,在志愿服務時,一位老大爺指著他們佩戴的紅袖章,沖著他們豎起了大拇指。他說:“這次志愿服務讓我更深刻地感觸到了巫山的風土人情,看到了基層的狀況,感受到了黨員的責任與擔當,這是我青春中很美好的一段記憶。”
相關鏈接:重慶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