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沁穎,我校外國語學院2015級英語學科教學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國家二級羽毛球運動員,在2015年全國高師學生英語教師職業(yè)技能大賽、2016年重慶高校英語研究生教學技能大賽選撥賽中均獲得一等獎,目前已順利簽約育才中學。

一米七的身高,一頭過肩長發(fā),總是帶著溫婉的笑容,即將走上教師崗位的宋沁穎,已經有了些許教師風范。“我覺得自己是個幸運的人。但這個幸運,來自于自己的努力。”宋沁穎說道。
不努力哪來的收獲
“研一的時候很忙碌也很充實,感覺本科階段所有的遺憾都在這一年得以彌補,既擔任學生干部又參加比賽,而且從來不逃課。”宋沁穎坦言,在初入大學時,自己也曾迷茫,也曾逃課,但漸漸地找到了努力方向。
大學期間,在做完一本本習題后,宋沁穎一次性通過英語專業(yè)四級和專業(yè)八級考試。在考研準備階段,她閱讀了大量心理學、學科教育學等教材,并反復鉆研。“有兩本專業(yè)書翻來翻去,已經有爛掉的痕跡。”說到這里,宋沁穎不自覺地重復著翻書的動作,仿佛又回到考研前的備考狀態(tài)。成功考取研究生的她倍感欣慰,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宋沁穎回憶道,全國高師學生英語教師職業(yè)技能大賽的參賽經歷對她來說十分珍貴。當時課程繁忙,天氣寒冷,但為了能在比賽中取得理想成績,她堅持每天中午找老師輔導,進行講課、說課訓練。此外,她還時常旁聽教學法、英語微格課等課程,在總控室與導師進行交流。“每天都很繁忙,經常睡眠不足。”宋沁穎說道,“在比賽中獲得一等獎,讓我突然有了信心,因為之前一直不確定自己能否當好一名老師”。
“我覺得只要有毅力和恒心,就能把事情做好,這與聰明無關,就看付出了多少。”從考英語專業(yè)四級、專業(yè)八級,到考研、參加比賽,宋沁穎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這句話。
在挑戰(zhàn)中塑造更好的自我
性格溫柔的她,嘗試著迎接不同的挑戰(zhàn),希望變得更加開朗、自信。
在許多人眼里,忙碌容易滋生煩躁的情緒。但在宋沁穎看來,忙碌卻能激發(fā)自己前所未有的創(chuàng)造力。“繁忙、有壓力的時候,我覺得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更高。因為想更合理地利用時間,就得學會如何更好地安排日常生活。”
初上大學時,為訓練自己的膽量,宋沁穎做過許多兼職:賣洗衣機、促銷橄欖油……同時在學生會擔任干部的她,通過策劃、組織一場場活動,也鍛煉了自己的膽識。從不太愿意主動與人交流,到如今坐在記者面前侃侃而談,宋沁穎表示,大學期間的各種嘗試讓自己開朗了許多。“大一剛開始很內向,上課不敢發(fā)言,后來在口語課上我逼著自己發(fā)言,并積極參加‘口語角’,鼓勵自己勇敢表達。”
外表看似柔弱的宋沁穎,卻是國家二級羽毛球運動員,曾在重慶市大學生運動會羽毛球項目、我校第一屆大學生羽毛球比賽中分別獲得女單第四和女單第一的優(yōu)秀成績。宋沁穎表示,雖然在訓練中經歷了不少挫折,但這些磨練促使自己更加堅韌不拔。現在,打羽毛球對她來說是釋放壓力的最好方式。
不斷前行:立志成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
被安排到南開中學國際部實習的宋沁穎,負責給學生講評閱讀、修改作文。“他們的作文水平已達到托福水準,有時候碰上晦澀難懂的單詞,我還要上網查。”宋沁穎坦言,“有時會跟不上學生的節(jié)奏,感覺自己和一名優(yōu)秀教師之間的距離還很遠,因此需要更加努力”。
為提升英語水平,宋沁穎堅持每天學習英語,盡管有時只是記幾個新單詞。在她的微博里,有個“英語學習”欄目,在刷微博的同時也不忘看一則英語新聞、聽一段英語脫口秀。因為想保持不斷學習的狀態(tài),她打算近期參加雅思考試,希望以此促使自己的口語表達更加純正流利。
在諸多教學技能比賽中屢獲嘉獎的她,對自己的教學技能評價僅僅是“離及格還差一點”。“雖然參加了很多比賽,但畢竟不是站在真實的課堂上。如果要及格的話,還需要找到自己的教學風格,不斷探索如何與學生交流、如何講好一堂課。”宋沁穎說道,“只有經過不斷探索成長,才能從60分提升到70分,逐漸成為越來越棒的老師”。
目前宋沁穎已順利簽約育才中學,即將踏上教師崗位的她,想從事高中英語教學工作。“相較于初中,高中教學難度更大,我喜歡有挑戰(zhàn)的生活。”宋沁穎說道。
“OK,good afternoon. My name is Song Qinying , or you can call me Blair, which is my English name. It is my great honor to take this interview today.”在采訪即將結束時,宋沁穎一口流利的英文讓記者感到驚喜。仿佛可以看到些許清瘦的她,站在講臺上為學生授課時散發(fā)的自信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