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盼琳,女,我校教育科學學院2011級藝術教育(美術)專業學生,我校第二屆“感動校園”人物。曾獲第三屆重慶市大學生創業大賽重師選拔賽三等獎,校優秀學生干部及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個人”等稱號,并多次獲學校綜合獎學金。自主創業經營愛瓦墻繪藝術工作室。
成長是命運對知曉學習的人一種額外的獎賞。從兼職墻繪工作到創辦愛瓦墻繪藝術工作室,黃盼琳在風雨中逐漸成長。然而,在接受采訪時,她卻對創業的艱辛一笑置之。她說,“要想做好一件事,必然會遇到困難和坎坷。對我來說,這沒什么大不了的”。
準備創業:從做墻繪員開始
“我是一名藝考生,在高考結束后,緊張有序的生活就突然不見了。假期漫長得讓我不知所措。經過一番思量,我選擇了做兼職。這是我第一次‘親密地’接觸社會。”黃盼林說。
黃盼林從小學習繪畫。于是,她根據自己的特長,在高中畢業后找到一個“對口”兼職——墻繪員,并在整個假期跟著一個墻繪師傅繪制墻畫。然而,她并不甘于僅僅只是做一名墻繪師,“我想獨立完成師傅的所有工作。為了知道如何與客戶洽談墻繪業務,我獨自跟著公司的推銷員跑樓盤。為了得到材料的進貨渠道,我總是在每次搬運顏料的時候跑去幫忙”。
近三個月的暑假實踐,為她此后創辦愛瓦墻繪藝術工作室帶來了巨大影響和幫助。實踐期間,“創辦墻繪公司”這一想法就已經在黃盼林的心里萌芽。但她很清楚,當時能力和素質遠遠未達到做成這件事的要求。于是,大一開學時,她毫不猶豫競選了班長一職。她希望通過這樣的機會,使自己得到鍛煉。
“擔任班長一職為我創業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它讓我學會從集體利益的角度考慮問題。”黃盼琳感嘆道,“這個世界沒有絕對完美。掌舵者也應該明白這一點。事情難以令所有人都十分滿意,我們需要以大多數人為關注重點。這樣可以避免小因素影響你的判斷和選擇。”另外,為了更系統地學習管理理論,黃盼琳在報第二專業時,選擇了人力資源管理。
抓住機遇:成功建立合法、有序的墻繪團隊
經過一年的沉淀,在大一暑假,黃盼琳終于等到了機會。“我了解到許多幼兒園選擇在暑假裝修校園。這就是墻繪工作室最開始的生存土壤。”
由于前期準備充分,愛瓦墻繪工作室在暑假期間運營得相當不錯,“很多墻繪公司都驚呆了。”經過一整個暑假的努力,黃盼林組建起了有序的墻繪團隊。
“我不想開學后因為工作室的工作影響我的學習,也不希望我的大學生活僅僅就在這些墻繪業務中度過。”為了讓工作室更加健康地運營,經過多方面了解后,黃盼林決定去工商局將工作室注冊成為合法組織。
2013年5月,黃盼林作為申請人參加了地方勞動局組織的SYB創業培訓。由于優異的表現,她被評為優秀畢業生,獲得當時政府補助的最高金額,其工作室也成功入駐微企孵化園。“在孵化園里,工作室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她說。
面對艱辛:“做喜歡的事情,并不苦”
“親身下河知深淺,親口嘗梨知酸甜。”創業的過程定然不會一帆風順,但黃盼林對創業的艱辛不以為意。
剛成立愛瓦墻繪工作室時,黃盼林累得筋疲力盡。短期內招聘業務員、培訓業務員;一天內,上午的任務剛完成交工,中午又去商談新的業務,并不時親自到三個裝修現場進行“盤查”……她笑道:“這些工作給我帶來了滿滿的成就和收獲。我覺得做喜歡的事情,并不苦!”
工作室即將成立時,資金、人員都很緊缺,黃盼琳的親人、朋友都力盡所能地幫助她,減輕她的壓力。“那時,我們墻繪設計組的工作人員擠在一個不到10平方米的工作室里,熬夜設計幼兒園卡通圖案。”黃盼琳回憶起曾經的創業經歷,語氣中充滿對大家的感激。
經歷了這么多之后,當黃盼林再次回憶起18歲做墻繪員拿到第一份工資,以及創業獲得第一桶金時,她感慨道,“兼職和創業的過程都不易,在拿到經過自己一番努力后獲得的報酬時,我有一種苦盡甘來,‘病樹前頭萬木春’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