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標兵”何瑛小檔案
何瑛,歷史與社會學院副教授,在校任教27年。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學士,教育心理學碩士。歷史課程與教學論碩士生導師,重慶市教育學會中學歷史教學專委會暨重慶市歷史學會歷史教學研究會理事。教研室主任,院教學督導小組成員。2000年以來,兩度被評為校優(yōu)秀教師。2003年入選“重慶市高校優(yōu)秀中青年骨干教師資助計劃”。2004、2005、2010年,受聘市教委“重慶市中學歷史講課大賽決賽評委”。
?
何瑛老師很平凡,同學都說她待人友善且極具親和力。她課間休息時總是“賴”在教室里,和同學們有說不完的話。就因為在日常教學中何老師除了傳授專業(yè)知識以外,還注重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就因為她時常結合國內外教育形勢,與學生進行無間地交流;就因為她關心學生的學習與生活,能在同學產生思想波動時及時地給予幫助,她得到了同學們由衷的信賴與愛戴。同學給何老師取了一個綽號叫“媽媽老師”。
何瑛老師的平凡在于她一直默默地恪守著教師的天職。她因勢利導,對低年級同學循循善誘,幫助他們打下堅實的專業(yè)基礎,對高年級則強化科學研究與教師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她盡可能地采用多媒體現(xiàn)代教學手段,運用互動、參與式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因此她的課堂總是“熱鬧”的。在教育實習中,何老師審查每個學生的教案時非常嚴格,學生們都希望在走上講臺之前能請她再聽一遍自己的試講。
何瑛老師很平凡,三尺寬的講臺一站就是27年。這期間她為碩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及函授生開設了“中外歷史教育比較研究”、“中學歷史教材教法”、“歷史教育心理研究”、“文化遺產概論”、“民俗學”等多門課程,并悉心指導他們的學位論文。除了學院的課程,她還為全校同學開設了公選課。同時,作為教學法教師,她常年負責學院本科生教學實習指導工作,其完成的工作量歷來超額。
何瑛老師平凡,可她教的學生卻并不平凡,在中教隊伍里,有不少已成為了骨干,多人獲得全國及市級的歷史講課比賽大獎。學生們由衷地感謝何老師在把握新課程標準上的指點,感謝這個招之即來、樂意聽從學生“召喚”的師長。
近幾年來,由何瑛老師主持的教學研究課題主要有:《歷史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重慶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建構新課改下歷史本科師范生素質培養(yǎng)模式》(重慶師范大學教改課題),《課程改革下歷史本科師范生素質結構與培養(yǎng)研究》(重慶市課程與教學研究基地規(guī)劃課題)等。撰寫的主要教材有全國統(tǒng)編教材《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教師教學用書》(任副主編,并撰文6萬余字)。參撰的著作有《課堂管理學》等,在公開刊物發(fā)表《歷史課程資源開發(fā)的幾個相關問題》等教學論文10余篇。她還榮獲2008年校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
復件 何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