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書館、寢室、食堂是她“三點一線”的生活方式,深夜十二點的自習室有她奮筆疾書的身影,連續五年的綜合一等獎學金是她優異成績的證明,兩篇在外校學報發表的論文和數學建模競賽全國二等獎的作品是她活躍于學術科研的成果。大學校園里,我們需要以怎樣的態度與方式對待學習?06級數學學院的古小敏為我們做了很好的回答。
?
專注源于熱愛
記者:學姐你好,四年的大學生活中,你一直都品學兼優,尤其在數學專業的學習上更是成績突出,能談談是什么讓你能如此專注于專業學習呢?
古小敏:其實我覺得專注是源于熱愛。我從小就非常喜歡數學,每當解決了一道數學難題,心里的滿足感與成就感都會令我興奮不已。加上身邊的老師一直給予我很大的支持與鼓勵,使我更有興趣和信心去學好數學。因此,在填報大學專業時,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數學,雖然大學里的數學難度更大,但是因為感受著數學帶來的快樂,我的學習熱情沒有絲毫減弱。我想,擁有一份學習的熱情應該是成功的第一步。
?
學習數學,學習生活
記者:在學習中,你覺得數學除了帶給你豐富的專業知識外,還有什么?
古小敏:其實數學帶給我的人生啟迪是比專業知識更寶貴的財富。每一次的解題過程,都鍛煉了我嚴密的邏輯思維,使我養成了理性思考的習慣。因此,我學會了以解決數學難題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凡事要有充分準備,從大局出發,全面考慮,有條不紊的按照目標計劃一步步地向前進。數學讓我懂得,要像解題一樣冷靜理性的面對困難,用堅強的意志和堅定的決心去戰勝一切艱難險阻。
?
數學教會我堅持
記者:大學期間,你撰寫學術論文,參加全國數學建模競賽,在這些科研活動中,有沒有遇到過大的困難?你是怎么克服的?
古小敏:還記得在撰寫自己的第一篇論文《對凸函數定義之間等價性的進一步研究》時,海量的搜索閱讀和龐大的信息提取工作常常使我感到厭煩急躁,再加上與那些專業性的文章相比,我覺得自己的知識儲備實在相差甚遠,于是有些失掉信心,望而卻步。每當這個時候,我便告訴自己,既然已經做了那么多的準備,就一定不能半途而廢,慢慢來,不要急,一點一點地總結,一步一步地去做,就當是給自己的一個練筆機會和自我挑戰。于是,帶著“數學人”勇于探索,永不放棄的信念,我完成了這篇論文的撰寫,論文還在樂山師范學院學報上公開發表。
2008年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對我來說也是一段終生難忘的成長經歷。那時,我和另外兩個同學一同組成了三人團隊,我負責建模,其他兩個同學分別負責寫文章與編程,在一間小小的宿舍里,我們度過了廢寢忘食的三天三夜。在那三天里,我們遇到了很多困難,選題的新穎性導致沒有太多資料可供借鑒,數據的查詢遭遇渠道窄、訊息少的難題……但是,為了共同的目標,我們分工明確,團結協作,朝著同一個方向邁著統一的步伐。當因為繁雜的查詢驗算焦頭爛額的時候,當深夜里眼皮子開始打架的時候,我們都相互勉勵:加油,一定堅持下去,一起克服難題!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天的努力付出換來的是全國二等獎的好成績。
?
珍惜年華,把握青春
記者:大學不同于初高中,是個相對比較自由的環境,很多同學在這樣的環境中不知道怎樣去學習,削弱了學習的興趣和激情,你想對這些同學說些什么?
古小敏:大學里,一定要自覺的定下學習目標,只要有了目標,我們就會有動力為之努力奮斗。同時,專注于專業學習固然重要,但單一性的學習難免會讓人感到枯燥乏味,所以要學會調節自己的學習計劃,合理分配學習時間,在專業學習之余,拓展自己在其他領域的研究。最后,就是要充分利用學校優良的學習資源和環境,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升自己。大學四年時間是短暫而寶貴的,青春也只有一次,我們都應該珍惜。(記者?周舒曼?魯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