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語法庫藏驅動的過度編碼:跨語言視角
時間:2025年4月11日 14:30 --16: 30
地點:匯賢樓文學院406
主講人:劉丹青
主辦單位: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
主講人簡介:劉丹青,深圳大學人文學院特聘教授、博導,深圳市孔雀鵬城學者A崗。香港城市大學博士。主要研究語言類型學、漢語語法學、方言學等。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原所長,《中國語文》原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第3版)》總編委委員暨語言文字學科主編,國際英文期刊Asia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主編。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原會長,全國漢語方言學會原會長。主持國家和部級課題等7項。曾獲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語言學家獎一等獎、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兩次和三等獎一次、許國璋外國語言學研究獎提名獎。出版個人獨著、合著和文集10余種,主編著作多種,7種專著或主編著作的外譯版在國外出版,獲中華學術外譯2項。在海內外語言學期刊及文集發表中英文論文約200篇。
活動簡介:基于語言庫藏類型學理論,探討人類語言中純由語法庫藏驅動、并無語義內容支撐的語法編碼現象,定名為語法的過度編碼,區別于等量編碼、冗余編碼。過度編碼又細分為無義編碼和違義編碼。文章簡要展示了語言中等量編碼、冗余編碼的實例,然后著重舉例分析各種過度編碼現象,從而展示語言形式庫藏對語義內容的反作用。涉及的語法現象有人稱范疇、性范疇、數范疇等形態現象和冠詞、處所介詞、方位后置詞等詞類的用法,用到的語料涵蓋漢語及其方言、英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波蘭語、匈牙利語、鄂倫春語等。